2010/05/05

轉錄-經濟日報:主管經/驛動之心

主管經/驛動之心
【經濟日報╱林行宜】
處理部屬的離職議題,是主管的必修功課之一。初任主管的你,第一次面對部屬提出辭呈時,當下的心境與反應是什麼呢?是不知自己那裡做錯的驚恐?還是覺得部屬不給面子,剛上任就扯你後腿的難堪?

身經百戰的資深主管,在部屬送出離職申請單時,心境與反應又是什麼呢?是覺得被背叛的憤怒,斥責部屬沒心沒肝?還是已成例行公事,迅速有效地安排工作交接與人員增補?

多數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,通常第一個動作是找部屬私下密談,想透過了解部屬離職的原因,以設法慰留。

但主管在部屬送上辭呈時,方探究其離職原因,常得到「生涯規劃」的制式答案。因為部屬基於未來謀職考量,為避免雙方扯破臉,通常不會合盤托出真正的理由。

所以,與其在部屬提辭呈後,方千方百計地瞭解部屬的離職原因,不如在部屬付諸行動之前,設法嗅出部屬的「驛動之心」。

在Kevin Leman與William Pentak合著的《牧者的管理智慧》一書中,傳授的第一項管理要訣即是「瞭解自己的羊群」。如同牧羊者每天都得逐一檢查羊隻,確認每隻羊均健康無恙般,主管也得隨時瞭解屬下的狀況。知道每個人的目標、夢想與工作動機,由衷地關心其遭遇的挫折、家庭狀況等,部屬才可能長期跟隨領導者,如同羊隻願意跟隨牧羊者一般。

如果主管果真能如同牧者般,瞭解部屬的需求與狀況,就不難在部屬心生「驛動之心」時,即能在第一時間察覺異狀。

其實,「遞出辭呈」對部屬而言,是一項艱困的決策。 部屬得跨出原本熟悉與習慣的職場舒適圈,面對未來的不確定與風險,內心必然經過一番掙扎。如果外部拉力或內部推力的強度不足,部屬不會貿然送上離職申請單。

車輛剛啟動時,需耗用較大的能量與動力,才能帶動笨重的車體,由靜態變成動態。一旦所提供動能高過所需的臨界點後,車輛便開始前進。此時若沒有足夠煞車制動力,不容易使車輛靜止。

若主管能及早察覺部屬的「驛動之心」,才比較有機會留人。一旦部屬提出離職之請,通常已是吃了秤錘鐵了心,改變離職意志的機率已不高。

若把部屬比擬成消費者,主管在了解客戶需求後,尚得端出足以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或服務。才能讓消費者一再上門,甚至成為長期支持的忠實粉絲。

No comments: